2014-2024,10年。

一年过4门的人写的CPA复习攻略

学习资讯 阿东 2605浏览 0评论

注会成绩

      首先介绍一下楼主的情况,小楼89年生人,毕业三年有余,在事务所工作两年左右,大学专业是管理学,学校非985211类名校,期间学过一些会计学基础,我是在2013年辞职4个月一次性通过会计、财管、税法、战略四门科目,但是用这个标题写完全是用来吸引注意力的,不然没人来看这么无聊的文章啦。论坛里这类的帖子很多,我也是看着过来人的经验一路走来,2014年考了剩下的审计与经济法,目前在等成绩,想来还是写写帖子回馈一下大众,也给自己积积福报,争取12月份成绩出来一次性通过。
主要是想分以下几个板块阐述一下,我想尽量写的详细一下,有问题大家也可在底下留言,我尽量回复。

1
一、考试准备

二、会计
三、税法
四、财管
五、战略
六、审计
七、经济法
八、与看书无关的东西
九、CPA对实务影响
1
一、考试准备
1.动因
        一般人往往在今年考试结束,感觉没考好的情况下,决定明年一定好好看书,于是从10月份开始,好好看书听课、努力认真,结果到年底12月份了,当初的劲使完了,觉得考试尚早,休息休息吧,一拖到78月份时发现,时间已晚,书还未看,一年又过,后悔不已。说这些其实是想说,像CPA这种马拉松类的考试,但凭一时的激情和愤慨不一定能让你通过。说实话,我考CPA考龄也很长了,从上面的成绩单可以看出,其实我09年就开始考,那年的战略刚出来,还很简单,觉得自己专业就是管理学方面的,也许稍微看看还能蒙混过去,结果只考了16分,以后年年考着玩,只考一门战略,终于在去年把它给过了。去年过了再回首看那段在学校复习考试的时光,真的是很后悔,后悔没有用功好好复习,时间却一年一年浪费了。
        所以,关掉你的微博吧,卸掉你的游戏吧,转过头跟你的家人们说,我要考CPA了,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,请你们一定要支持我!
        OK,激情的宣誓结束了,那么仔细思考一下,自己为什么要考CPA?是为了一份体面的工作?为了一份有竞争力的薪水?或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?不管是什么,你都有想做出改变的勇气,你要千万记得,考CPA是为了什么,因为在以后干枯无聊的看书复习时,能支撑你坚持下去的动力,就是它了。对于我而言,CPA是我人生必须要实现的愿望之一(是不是很伟大?哈哈,我没有骗人哈的确是的),其二是厌倦了以前的事务所,想考CPA换一个工作环境,寻求一份更好的工作。那么,你的呢?
2.学科搭配
        CPA专业阶段+综合阶段,一般常人没有个3-5年是考不出来的,它就是一场人生的马拉松,既然决定要跑了,还是好好规划下如何合理准备,可以高效的跑完。
        所以又会讲到学科搭配的环节来了,老考生可以直接跳过这一阶段。对于新考生来说,专业阶段的六门课,每个人要根据自身专业能力的高低来搭配怎么考试,建议专业阶段不要超过3年考完,一般也就是3年:2+2+22年:3+3,我比较偏爱速战速决那种,因为专业阶段考完还有综合阶段,到时候六门的内容杂揉在一起考,时间拉的长了前面的东西早忘了。典型的两种介绍一下吧:
        2+2+2:搭配的方式有很多,无非就是哪两门跟哪两门搭一起,比较好复习。你可以选择一门以计算为主的,另一门以背为主的,计算为主的有:会计、财管,背的:审计、税法、经济法、战略。各挑一个组合,一般第一年建议把会计给考了,不然你什么基础都没有,后面几门怎么弄。由于“222”有3年时间调整,所以我列出一种方案,每个人根据自身实力及时间考虑是否采纳。
第一年“会计+财管”
第二年“审计+战略”
第三年“税法+经济法”
        如果,觉的个人实力还不错的话,第一年的财管可以跟审计换个位置,会计+审计我感觉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。会计与财管都会涉及部分的报表项目,也算是有点关联吧。审计与战略都会涉及内部流程控制。两法不用说都是法律性的,放一起好记一点。其中我想提的一点是战略这门课,从09年开始,我一年一年看着战略的书过来,内容不断完善和增多,也逐年难考,13年我的那张卷子,内控的18指引里面考了有两项指引的大题,我是连蒙带猜给糊弄过去的。目前的审计思路都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,风险内控的东西在哪里?就在战略里。战略出来的年限不算长,我觉得未来应该还会不断加东西进去,早考,早轻松。
        3+3:我比较偏向于两年把专业阶段过了,这样第三年的综合也不会忘的太多。所以大家如果可以的话,下点功夫尽量用33吧。
第一年“会计+财管+战略”
第二年“审计+税法+经济法”
        同样如果个人实力不错及时间充裕的话,可以把财管与审计对调。最后我把各科目难度排个序吧,我感觉从难到易是如下的:审计>会计>税法>财管>战略>经济法,其中,战略难度这两年有上升趋势,财管倒是在下降。
3.复习方法及计划
        这部分应该是特别体现出每个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了,对于这样一场马拉松,定个计划是相当必要的,不过计划肯定是跟着复习方法走的,只有确定适合个人的复习方法了,才能接下去制定计划。我把我个人的复习方法分享,大家最好是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、时间要求,设计自己的复习方法。
        我自己设计了一个三阶段法,我的会计基础也不是很扎实,就是财管在大学期间学过中级财管教材,算稍微知道点。
        所谓“三阶段法”,第一阶段,简单粗暴的过一下课本,听一遍网校的基础班课件,这一遍讲究快和准:快,就是每天至少听3-4节课,用1.5倍速来听,像我的经济法,基础班80多节课,我听了两个礼拜全部听完。准,考完试可以看到我的教材其实还是比较新的,我在教材上画的东西比较少,我喜欢把网校基础班的讲义打印出来,然后边划讲义,边听课件,这样跟着老师思维一起走,效率会比较高,那么划讲义的时候其实就是把关键知识点给拎出来了,方便第二阶段复习。听课时间的话,按课时算,工作日一天至少要能挤出听3-4节课的时间,大概是1.5-2h,周末听5-6节课,这样保证一周能听25节课,效率还是可以的,会计、审计、财管、税法,一个月半一门,战略、经济法一个月一门。第一阶段持续时间大概为4-5个月。当你把教材完全过了一遍后,会觉得原来也就这么多知识点。没有刚开始那种迷茫无力的感觉了。
        第一阶段还要配合的辅导教材,是轻一(东奥轻松过关一),我比较推崇东奥的,因为我加的注会QQ群,每年中华的梦想成真都会被人挑很多错出来,我一般是每过一章,会把轻一前面的讲义、例题、往年真题部分做好,这部分内容跟基础班讲义很相近,是为了强化记忆,每章后面的复习题先不做,题目有很多,第一阶段讲究速度,留着第二阶段做。
        第一阶段的弊端就是,每次我会打印很多基础班讲义出来,讲义上划重点,记要点,会浪费很多很多A4纸。有细节问题,不明白的再翻书的原文,所以书很新。
        进入第二阶段,主要就是将每章的知识点讲义再一次温故,第二、第三阶段,我又要介绍一种我用的方法:重点分类法。就是把整本教材,按照知识点的重要程度,划分成ABC三类,A类知识点最重要,一般是大题占分比较多的章节;B类是中坚知识点,难度一般,分数也一般;C类是不难的知识点,分数占比也最少。以2013年会计教材为例,会计教材一共26个章节,我是这样分的:
A类:4192425
B类:2911121318212326
C类:剩下的13567810141516172022
        当第一阶段能够完整看过一遍后,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划分ABC类,其实不是难事,每个人的理解不同,上述划分仅供参考。划分完毕后,确定第二阶段的复习计划,一般是过一遍基础班讲义、做轻一复习题,该做题做题,该背书背书。这一阶段一定要深入挖掘,我会在这一阶段做笔记整理每章重要知识点,有什么不懂的知识点,要搞透,反复看,因为后面不会再有时间那么细致的复习啦。时间控制方面,一般不重要的C类,一天复习3章左右,B1-2/天,A类视复习程度决定,2-3/章都可以。到第二阶段结束,轻一应该已经基本做过一遍了。
        最后的第三阶段,就是实战+查漏补缺的阶段,需要的是东奥的《最后六套题》,持续时间大概是考前三周到一个月左右,按照考试的时间,三天一个轮回,一天做卷子,另外两天复习不是很懂的知识点。一般考前六套题我做不完的,能做4套已经不错了。还有往年的真题,一定是要研究下的,从机考开始,一般就是两套题了,可以熟悉一下答题思路跟手法。
        如果把三个阶段用时按照数字来对比,时间大概是:7:2:1,第一阶段过课本的时候会比较痛苦,时间很长会看不到希望,觉得教材怎么这么厚,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,怎么这么难学,让人有想放弃的冲动。那么可以在第一阶段的时候,每学习两章内容的时候就复习一下以前的东西,把曾经听过的讲义拿出来看看,其实做任何事,等你走完了再回头看看曾经的路,有些事其实没有那么难,要做的就是制定计划,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。
4.其他考前准备
        教材:有老考生喜欢用以前年度的教材,如果看的早的话可以用上年的书先看起来,但是等新教材出来,建议还是买本新的吧,我一般淘宝上找盗版书,教材+轻一都是10/本,也就是纸张差点,内容不影响的,不放心内容的话,在网上再下一份Pdf版的电子书就不用担心了。
        辅导书:东奥《轻松过关一》or中华《梦想成真》系列,东奥《最后六套题》,战略东奥《轻松过关二》“星星点点”,还可以买几本整理知识点的小册子《轻松过关三》,供零碎时间翻阅。
        课件:很多人买的正版课件,或者自己找盗版的,我买的淘宝上专人做的课件,20/门双网校,还有手机ipad版本,百度网盘下载,更新效率和服务还是不错的。
        文具用品:黑、红水笔,两种颜色的记号笔:划重点,贴条:便于标注和写上重点。讲义被我画的还是比较花花绿绿的。
1
二、会计
        这部分开始我会介绍一下各科的特色及学习方法,大家可以依据自身实力批判的看,再好的攻略不结合自身化为己用,还是相当于没用的。
        会计课程,首当其冲必须是张志凤的基础班,大家毕竟是大家,能把一些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的很透彻。如果是会计一点都没基础的考生,建议看过会计从业考试的会计基础再过来学CPA教材,不然连有借必有贷都不知道来学CPA会计肯定是非常吃力的。
        再说一下学习的章节顺序,课件是按照教材章节来讲的,但是不一定好,因为有的考生听到第二章金融资产,一般会蒙一下,觉得像是天书,等到了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了,听起来会更加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不够用了,建议是第一上来跳着看,第二章可以啃下来,到第四章了,听一部分感受下难度,听不懂的就跳过吧,等过了第八章“资产减值”再回过头来看第二章,或者学到后面24章企业合并再回头来看长期股权投资。
        我一直记得大学里面有位德高望重的会计学老师,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,如果学会计学到背分录,那么就是学到头了。会计学还是重在理解业务,而不是背分录的。特别还是CPA会计教材里面写的分录比较少,例子比较多,有时候在生活中也可以用会计思维来想象一下日常生活,比如中华的郭建华老师说过一个例子,现在很多移动公司冲话费送自行车,那么对于这种赠送自行车的行为,是按照捆绑销售分摊收入计算,还是作为销售费用作为费用列支呢?取决于什么呢?其实要看公司的营业执照,经营范围,是否包含销售自行车这一项,如果有的话,可以作为收入分摊计算,没有的话就作为销售费用列支。很日常的业务,我们可以以一种会计思维来思考,这笔业务怎么做账,为什么这么做。其实背分录,不如背准则来的好。
        见识过各种业务以后,其实有一些核心的东西是不变的,都是以其为准绳的,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:实质重于形式、谨慎性、重要性等等,这个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啦。
        第一遍基础班,我选择张志凤老师的,全听。第二遍强化班我听的是郭建华的,听一些重要章节,不过14年强化班没有他了,强化班只要在上面的“第二阶段”听一些不太明白的重要章节就行了,再全听的话恐怕时间不够用。最后“第三阶段”加上张志凤串讲班冲刺下。
        还有两处“高冷”的知识我要提一下,比较难但不太考。第二章金融资产“贷款和应收款项、金融资产转移”,第二十一章租赁“融资租赁对出租人的会计处理”,不妨直接跳过。
1
三、税法
        税法在接触CPA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,只是在事务所工作的时候知道点简单的概念,我基础班听的还是东奥的老师,刘颖,讲的蛮不错的。税法各章节能够自成体系,没有关联程度完全可以分割开来学习,在我看来,无非就是2大 “增、所得税”,3中“消、营、个人所得税”加上13个小税种。主要以记忆为主,靠背的东西很多。由于各章节之间没什么联系,可以按照教材顺序往下学,注重整理知识点,反复背。
        也会涉及一些计算题,比如增值税出口退税方面,步骤要清楚知道;企业所得税中,允许税前列支的项目及比例,集团公司源泉扣缴比例;土地增值税,有5个步骤一一往下算。说是计算题,其实计算事小,还是要靠记的。可以找各种章节比较有代表性的计算题,整理出来看看思路。我学税法的时候用了不少的贴条,因为很多琐碎的概念点容易记错的,我就抄下来,贴在墙上或者讲义上。还可以网上多搜搜别人整理的知识点和口诀,我推荐一个《13小税种整理》每年会有人更新,目前是2014版的,基本上就是打印下来每页都要反复背。在网上搜搜或者跟人交流交流口诀,比如印花税税率有很多,有个口诀是“一千猪管饱,三万狗奸计,五万赢家运产茶”,税法里面编口诀的人很多,网上多查查会有不少收获。
        目前税法考试是晚上的530-730,一个是晚上一个是2小时时间可能会不够用,目前税法大题基本上是以大题拆成小题形式存在,所以计算的量还是比较大的,建议在第三阶段做最后六套题的时候,控制一下时间,基本上客观题在30-45分钟之内要解决,给大题留下充足时间。
        还有就是关于一下税率给不给的问题,个税,我自己背的,一些常用或者税率少的小税种,自己背下来吧:城建及教育费附加、烟叶税、资源税中从价定律、土增税(唯一的超率累进税率)、房产税(从价、从租)、印花税。
        有空也关心一下税收法律文件的更新,不要光为了考试而考试,比如营改增是不是又有什么变动了,最近的资源税正在进行改革,考试也不光是考教材上的东西,教材每章后面有扩展法律文号的东西也可能会考。有时候教材的写法跟税法有违背的,应该以实际税法为准,我记得那年我考试的时候碰到一个个人出租房屋征收营业税的问题,2013年的教材上写的是按照3%征收,实际税法条例是按照3%减半征收,结果考试时选项也是3%,幸好是选择题而且没有3%减半的选项,只能被迫选择3%的了。看了一下最新的教材,2014版的已经将此错误勘正。
1
四、财管
        财务成本管理是我最喜欢考的科目,在大学的时候自我感觉学习的还不错,因为比较偏理科计算的多,就喜欢些。自12年将成本部分大幅删减后,其实财管难度降低不少,以至于我想学成本方面的东西还要翻以前年度的教材,加上又变成机考,公式不会出的太难,像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(BS模型“鄙视”模型),在大题中应该比较难出现,不然画个公式费半天,谁都耽搁不起。
        财管教材写的还是比较有顺序的,一个一个模块清晰,其中1-7章是企业价值评估模块,8-13章是各种工具的理论跟使用方法,14-15营运资本管理,16-17成本会计,18-20管理会计,各个模块之间没什么联系,可以这样划分以后一个一个模块解决。
        财管基础班听的是东奥的闫华红,然后听的陈华亭串讲,基本其他班也没怎么听,自己整理了两本笔记本,每个章节的重点和公式和做错的题目,隔段时间就会把笔记本拿出来看,复习知识点,回忆做错题的地方。
        需要再补充的一点就是,机考中电脑上的计算器不知有没有童鞋使用过,如果涉及比较长的运算,手动按计算器比较慢,此时可以复制公式,粘贴到电脑里的计算器,回车,结果就出来了,另外一些公式的输入也可以使用键盘快速操作,网上有此类教程,百度搜索“CPA 机考公式输入方法”,另外难输入的符号尽量化简成普通符号,比如×÷就用*/代替,分号也可用/代替,主观题都是人工批阅,写的监考老师能看懂就行了,不必太美观。
        财管我觉得整体难度不是很高,按照前面几个阶段把整本书啃下来,应该没有什么问题。
1
五、战略
        战略在前面已经说过,近几年的内容跟难度在不断的加大,而且本科目以文字阐述为答题主要方式,所以批阅起来也很活,很多考生会死在5958上,因为中注协有时候会进行一些宏观调控,2013年考了60分,想来也算是好运气了。
        战略基础班老师有两个,一个是吕鹏、一个是杭建平,吕鹏是个好老师,但建议还是听中华的杭建平,因为吕鹏的基础班课件更新会十分拖拉,基本到临考前才刚刚把基础班完结。但如果试后再听听吕鹏的课,还是不错的能学到不少。
        战略的教材逻辑结构很清晰,战略分析选择实施,外加风险管理、内部控制,薄薄的一本教材却有大学问,背的知识点很多。我要推荐一本书,就是东奥的轻松过关二,轻二是习题册,其他科目没有购买的必要,因为不需要做那么多的题,但是战略的轻二,后半部分有吕鹏编写的《星星点点》,是将整本书的知识点整理归纳,免去了很多自己记笔记的功夫,如果觉得光买本书只看《星星点点》不值,可以在网上看看有没有好心人整理,我在13年备考的时候,将此部分扫描排版转换成WORD格式,也是费了一点时间的,下载的人很多,也算是为大家做了贡献,多积福报,看吧60分略过了吧,哈哈。
        如果你能拿到《星星点点》,请把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框架,基本上全部背下来吧,优缺点,适用条件等等,如果在背的时候能结合一下实例来记忆就更好了,比如Iphone采用的是差异化战略,小米手机采用的是成本领先战略,但小米比较特别,在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同时,也有可能会有差异化。还有比如可以对自己工作的公司进行一下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,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如何,新进企业的进入壁垒如何,替代品威胁如何,产业内竞争如何。最好能结合实例,多背多记烂熟于心,能够达到说到一个知识点就知道在书上哪里的境界。
        也许有的考生不知道怎么找书的重点,其实除了《星星点点》,还有就是每年中注协公布的考试大纲,会有能力等级标注,将能力等级为3的知识点记下来,重点掌握。另外,对于内部控制的18个指引,选择一些比较常用的背背读熟,结合自己的想法到时候写下来吧。
1
六、审计
        审计这个科目是2014年考的,其实审计中涉及的会计知识比较少,如果不学会计来考审计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,它只是一种方法论,告诉你如何查账会有效率效果。整本教材编写的还是比较有逻辑的,但是会有很多前后穿插的地方。如果在学习前面的知识点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陌生的知识点,不要怕,应该会在后面一些的章节中进行说明,比如在讲审计抽样的时候,就会结合后面的控制测试来讲,学到陌生知识点的时候暂且放一放,先记下来,等后面的学了,再回头看一遍。
        基础班我听的是东奥的刘圣妮,建议大家不要去听她的课件,今年的基础班课时讲的比去年还多,可是我听了刘姥姥的课件后,就感觉讲的废话太多,很拖沓又没有讲到点上去。不妨试下东奥的范永亮或者中华的杨闻萍。另外,我推荐一下中华强化班老师李景辉,听了刘圣妮基础班后感觉很茫然,听了李老师的强化班后,才开始对第七第八章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有点感觉了。
        审计也是一门主要靠文字阐述答题的科目,所以怎么答题规范也是比较讲究的,比如刘姥姥举例答违反了独立性原则:“首先回答,此项活动对独立性产生影响,甲注册会计师为ABC公司代为编制了财务报表,属于代行管理层职责,导致甲注会事务所因自我评价因素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,没有任何措施可以降低和消除不利影响。”可以找一些标准答案看看应该如何回答,是有一定的套路的。
        今年抽到的卷子大题基本上都是判断是否违反,那么就相当于做了几十个判断问答小题,掌握答题的套路还是相当必要的。另外每年的审计卷子大题所属的章节还是比较固定的,抽样会考一题、事务所质量控制一题、职业道德一题、业务循环一题,大综合是审计报告,或者是多章节混合一题。这个规律可以从往年真题中寻找一下。
1
七、经济法
        最后一门写经济法,听郭守杰的基础班课件,他的基础班课件会将教材的顺序打乱,但是讲的也很有调理。经济法大章有第467812章,章节之间联系不多,但是可以对比,比如一项政策在有限责任公司中是如何规定的,在股份公司中如何规定,在合伙企业中又是如何规定的,横向纵向比较,便于记忆。
        听完郭守杰基础班,自己整理下知识点,然后再听黄洁洵的习题班,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。经济法考的会很细,所以一些边角的地方也要看到,比如2014年考到融资租赁合同,租金欠付2期以上或达15%的,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。
        经济法一些法律源于现实中,跟我们主观认知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,比如合同法、物权法,有些跟我们认知相同的就没必要特别记忆了,与我们认知所不同的,可以单独记录下来,时不时看看,比如:没有约定担保期限的,担保期限只是6个月,而不是无限期。定金超过合同金额的20%,超过部分无效等等。
        总结一下就是,经济法知识点比较简单,没有什么难度,但是可以考的很细。
1
八、与看书无关的东西
        上面一些各科目的想法都是我自身学习后,想分享给大家的,各方面都有,写的比较杂乱,希望有心人能好好看一下。这一部分,我打算说一件与看书无关的东西,但对考试又是至关重要的东西——作息规律。
        在事务所工作的人也许能感受的到,由于经常性的加班和各种压力,自身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在不断下降,我也有过这样的过程,觉得看书看一会就看不下去,要背的东西经常读但就是记不住,常常感叹自己体力透支过度衰老。
        在13年考试之前,我脱产在家,每天作息规律,一周基本上有3-4天晚上会出去跑步锻炼身体,睡前会泡泡脚,晚上11点睡觉,早上7点多起床,整个人很精神,记忆力也有所提升,而且感觉个人免疫力也提升了,不怎么感冒生病。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试前,结果顺利通过。今年考试前我也实行这样的作息时间,考完试压抑了许久连续疯玩了3天,每天都是34点睡觉,结果立马就感冒了。
        所以,也许有人有熬夜看书的习惯,但是每个人可以感受一下,昨天晚上看的东西是否真的记住了,熬夜看书效率真的高吗?分析一下自己一天之中哪个时间段看书效率最高,调整自己的看书时间,科学合理的规划。
1
九、CPA对实务的影响
        也许很多人是抱着立马涨薪的想法来考CPA的,其实考了CPA对实务的影响真的不是很大,不会做的业务依旧不会做,现实中也有很多人考试很厉害,但是做到实务了却有时候一个头没两个大。CPA教材中所涉及的业务都是使用企业会计准则的标准客户,但现实中各种准则制度丛生,除了年报审计还有各种专项审计、清算分立合并审计、验资等等。我一直觉得CPA也许能教会我们部分业务,但更重要的是它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更高水准的平台,教会了我们怎样去快速掌握新知识,让我们对一些新业务不再那么迷茫,有思路有想法能够去解决它,使我们有一直学习下去的动力。而且工作中除了专业能力,更考验每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、客户沟通能力等等,应该去除短板均衡发展,最终提升自己。
        感谢读完这么长的帖子,祝愿每个CPA考生顺利通过考试!
本站所刊载内容均为网络上收集整理,所有资料仅供大家参考,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。若您需要使用非免费的资料或服务,您应当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。如果您下载此文件,表示您同意只将此文件用于参考而非任何其他用途。 本站所有压缩包解压密码:www.ctakj.com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